狗狗平常超乖「看到食物就兇到爆」!小心護食問題上身…4原因一次解釋

你家的狗狗是不是一到吃飯時間就變臉?平時乖巧溫馴,一看到飼料或零食就開始低吼、露齒、甚至想咬人?這樣的行為,其實就是所謂的「護食行為」。寵物網《わんちゃんホンポ》指出,護食行為在狗狗身上很常見,尤其是在牠們覺得食物會被搶走的時候,就會出現攻擊性,甚至對主人也不留情!
狗狗為什麼會有護食行為?
1.從小習慣搶飯吃:如果狗狗小時候是和兄弟姊妹擠在一起吃飯,常常吃不到飽,就會養成搶食、護食的習慣。這樣的經驗會讓牠長大後特別警戒,覺得「不搶就沒飯吃」!
2.常常被餓太久:如果曾經在肚子很餓時,被要求「等待」太久才開動,也可能讓狗狗對食物變得非常焦躁不安。一看到食物就緊張,進而出現攻擊行為。
3.天生就比較警戒:有些狗狗天生警覺性高,容易懷疑別人要搶牠的東西。這種性格的狗狗,自然對食物也更敏感。
4.曾經被人搶過食物或惡作劇:如果家人曾經為了好玩,故意在牠吃飯時搶走飼料或零食,甚至假裝做出「搶食物」的動作,狗狗也可能因此產生防備心,下次一吃飯就進入戰鬥模式!
怎麼改善護食行為?
基本原則是:狗狗在吃飯的時候,請不要打擾牠。不要靠近牠、不要盯著牠、不要摸牠或牠的碗、不要跟牠講話、更不要突然伸手去拿牠的食物。這些行為在狗狗眼中都像是在挑釁或威脅,很容易引起牠的不安與防備心。
狗狗已經有攻擊行為怎麼辦?可以嘗試用手餵的方式。做法很簡單,一隻手拿著飼料碗,另一隻手一顆顆飼料慢慢餵牠吃。這樣做的目的是讓狗狗知道「人類是給食物的,不是搶食物的」。只要多一點耐心,慢慢引導,很多狗狗都能改善這個行為。
如果狗狗已經出現攻擊行為,像是咬人、撲咬、咆哮等高風險動作,就不要單靠自己解決,請務必尋求專業訓練師或獸醫協助,避免意外事故發生。
FB留言